“團結、誠信、堅持、創新” (杜凱) |
發布日期: 2017-12-20 來源:LYGTALLY |
——赴江、浙四企業觀摩學習的心得體會 檢測部 杜凱 2017年3月20日至25日,由連云港市企業文化協會組織的為期6天的江浙四家企業觀摩學習圓滿結束。在這短短的6天里,我們連云港市來自各行各業的60余名學員分別參觀考察了沙鋼集團、華西村、杰克集團和天能集團共4個大型民企、上市公司。 通過參觀學習,我們震撼于這幾個企業發展得如此壯大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他們對打造百年企業、謀求企業長久發展的渴望和信心!沙鋼集團是1975年靠45萬元自籌資金創辦的鋼鐵企業,從一個生產油毛氈的小廠經過42年的奮斗,成長為年產各種鋼鐵產品超億噸、年利稅79億、利潤超50億的、中國民營最大的鋼鐵企業;沙鋼人自己總結的成功經驗是“認真做事、創新思維、領先一步”,更通俗的話就是六個字:“實干、巧干、先干”。我所感受到的沙鋼精神,是以沙鋼董事局主席沈文榮為核心的沙鋼人無所畏懼的開拓精神;對新技術、新知識、新理念永無止境的學習渴望;對細節完美的無限追求;熱愛企業、扎根企業、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的長遠眼光。沙鋼的成功,源自于沈文榮的個人魅力,源自于沈文榮及他的團隊“大鋼鐵夢”,源自于“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于爭先”精神文化的力量。 華西村作為中國第一家以村名注冊的上市公司走的是多元發展之路,改革開放以后,在村支書吳仁寶的帶領下迅速發展成中國最富農村,2010年全村銷售額已經超過500億,每戶村民銀行存款超過600萬。華西村實際上算是典型的股份制企業,戶戶是股東,人人是企業的主人。“把準時代脈搏、勇于開拓、誠實做人、誠信做事”是華西人成功的秘訣。 杰克集團始建于1995年,是一家以“聚焦、專注、簡單、感恩”為核心價值觀,專注于工業縫紉機機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鬢影高新技術企業。經過23年的經營和發展,公司已成為行業領先的縫紉機機械制造商和全球縫紉機機械行業中產銷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這家企業由阮氏3兄弟挑擔補鞋賺得第一桶金開起一家銷售縫紉機零件的店鋪起家的,多年來三兄弟不離不棄、親密無間一起打拼了40年,于今年1月份杰克集團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團結、專注、創新、堅持”是我對杰克文化的感受。杰克集團十分注重員工的成長,建立了管理和技術晉升雙通道,鼓勵基層員工專注本職,努力提高自身及團隊素質,給予各級管理層多方面歷練的機會,實行管理崗位定期、越級輪崗,培養管理人才。
天能集團1986年由長興縣小山村一個叫張天任的農民從一個小作坊起家開始生產電池,30余年后的今天,天能已進入中國民企500強第32位,年銷售額過600億,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大型民營企業,2016年利稅超過10個億。董事長張天任本身沒什么文化,但他十分重視企業文化,他說“文化是企業的根,它看不見摸不著,卻能給我們帶來有形的效益,創造無形的價值”。大家一同參觀了天能集團的企業文化展廳,可以用震撼來形容。一個民營企業,無論從企業產品、研發創新、理念宣傳還是政策落實、黨組織建設都給人眼前一亮、收獲頗多的感受。大家對天能集團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打造“紅色動力”品牌,通過文化創新推動戰略轉型的做法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企業的發展體現在一種精神的凝聚和傳承,聯想到我們連云港外理,在理貨市場嚴峻、以“謀生存”為第一目標的今天,公司本著“怨天怨地不如靠自己”的態度積極面對當前形式,對外狠抓理貨市場延伸,努力提高經濟效益,樹立品牌效應;對內全力推進智能理貨系統和理貨大數據建設,提高理貨服務范圍和手段。以企業文化建設為先鋒,發揚“盡心盡力、盡善盡美”的公司精神,培養和帶動公司全員團結奮進、敬業誠信、創新堅持,共渡嚴冬。
一個人一輩子最幸福的事情,莫過于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與同樣熱愛這一事業的人一起去努力工作。連云港外理正是這樣一個群體,在公司領導的帶領下以直面困難,永不言棄! 2017-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