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程吉如) |
發布日期: 2017-05-02 來源:LYGTALLY |
2017年4月19日,一個對我來說有紀念意義的日子,我跟榮幸的參加了孔子學院第五十四期研修班的課程,這短短五天四夜的學習讓我第一次發現我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代先賢們的智慧和文化要繼承和發揚下去。 ![]()
第一次學習傳統文化,課程安排的很緊湊。每節課前必讀感恩詞和《弟子規》并向父母和老師行鞠躬禮,這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弟子規》其內容以《論語》中的“弟子人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指導思想,以“孝悌文化”為核心和根本,綜合吸收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中的精華編撰而成,內容包括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為人處世應有的基本理念和規范。我做為一名80后,讀弟子規后,無論是孝敬父母,還是教育子女都缺乏正確的認識,我很慶幸在我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學習了《弟子規》,這有助于今后在教育上能夠正面的引導孩子,從小抓住道德教育這一根本,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自己,在孝敬父母和家庭工作學習中,都應該牢記“感恩”之心,感恩詞中說的好“感恩國家培養護佑,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感恩老師辛勤教導,感恩同學關心幫助”。此次學習讓我百感交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畫面至今還在我的腦子里不斷浮現。這所有的一切都在顯示著“道德”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 最后,就弘揚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人這一主題引用一段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講話——古人說:“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個名族,這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名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這樣的情形。在我國歷史上,在當今世界上,都屢見不鮮。 |